重生之谁占了我的身体 第七十一章
作者:蜂蜜薄荷糖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一旦有了好奇,陆纪不由自主将注意力放在那帷幕之后,得了闲暇便悄悄看上一看,如同圈养了某种小动物,在自己的领地内。

  然而本以为轻浮之态并未在那位殿下身上显露出来,却见她只是认真抄经,抄写中还另加批注,有时累了便伏在一旁小憩,虽妆容朴素,却颇有些娇态。陆纪曾拣从那帐中送出的抄本看了,发觉那批注竟颇有才学,比自己身边之人不遑多让。

  陆纪知道那位殿下应该也察觉有人暗中窥探,然而两人真正有了交集,却是那日从帐中忽然递出一片竹简来,书写的内容却是求一处经书中的疑惑,陆纪才证实了自己猜测,她的确知道帐外有人。

  大约并不想惊动门外守卫,所以选择此种方式,然而她的态度恭敬异常,陆纪知道她将自己错认为前代兰台令史,那是个古板的老学究,这是个美丽错误,他并不准备纠正。

  之后每日两人为避门外守卫耳目,便变成用那空竹简笔谈,陆纪读书颇多,凡她所问,便一一细心解答,陆纪明显能感觉出,帐中之人对他钦佩不已。

  而直到那次天色已晚,姜汐犹豫了很久,写道:“我能在这阁中多待会么,实在不想回去,我那殿中太”

  最后一个字写的不清楚,陆纪回复道:“太如何”

  过了一会帐中才伸出一个竹简,陆纪见那竹简上写了许多个字,他仔细看了去竟是十四个“冷”字,不同一般的是用了从上古时起的“冷”字的十四个写法,想来怨念已深。

  陆纪失笑,然而略微思索,便知她定是在宫中生活艰难,不禁心中微涩。

  第二日姜汐再去的时候发觉凌霄阁炭火燃得很旺,周身都暖融融的。

  然而她却无暇思考此事原由,因着王美人在天子面前进谏,说公主孝心可嘉,适逢元后诞辰,应手抄十卷天竺传来的经书真本。

  那夜姜汐抄了通宵,却还未抄完,陆纪问道为何如此拼命,她答道是母后诞辰,还有十卷经未抄完,陆纪对她遭遇也有所耳闻,知道是王美人有意为难

  他回到家中,对身边的侍女碧霄道,你去将暹罗送来的安息香取来。

  第二日姜汐入了帐写了一会,只觉得昏昏欲睡,她单手支颐,勉力支持,却还是沉沉睡去,梦境中只觉身体轻盈,似是被谁抱着,又轻轻落下,之后身上便盖了什么东西

  等到她惊醒时已天光大亮,姜汐推开身上盖得狐裘,却见案前已经抄好的十卷经码的整整齐齐,她拿起仔细看了,具是自己的笔迹,不禁莞尔,想着那位古板的老先生真是个好人。

  又过了几日,两人谈到古方食单,陆纪回家后命小厨房做了,带入凌霄阁中去,递入帐中,那人尝了一口果然欢喜,然而却赧然写道:“我可以带些回去吗想带给蓁蓁也尝尝。”

  知她生活艰难,陆纪默然,第二日便命人多做了些。

  又过了几日,那帐中递出的竹简小心翼翼写道:“大人可知西南战况”

  陆纪一怔,想起他听说的那件事,原来是真的,她果然在意桓冲,想了想便写道:“战况胶着,尚未明朗。”

  姜汐握着那竹简只是怔怔。

  陆纪掀起帷幕一角望着她,他也曾羡慕桓冲未及弱冠斗转于两州之间,平西南,意气风发,然而心中想的却是,原来她喜爱的是那样的人。

  转眼间便过去了几个月,那日陆纪回到家中,见父亲面带微笑,不由一怔。

  陆放望着道:“你今年也十七了,王家有女貌美绝伦,为父拟为你聘王家之女为妇,你以为如何,

  陆纪不置可否,陆放知道自己这长子向来眼光高,恐怕寻常女子不入其眼,笑道:“娶妻娶贤,容貌倒是次要,倒是为父老糊涂了,裴家也有一女适龄,才情无双,你意下如何”

  见陆纪不语,以为他是少年羞涩,笑道:“王女殊丽,裴女娴静,各有不同,纪儿青年才俊,而若为父为你求娶,裴王两家没有不应的,只是不知纪儿中意哪位”

  陆纪笑道:“未立业,何敢成家。”

  然而知子莫若父,陆放知道他这长子向来主意拿的定,此番推拒,定是已有了决定,笑道:“纪儿可是心有所属,然我的纪儿有冲霄之才,凌云之志,却不知哪家名门淑女,可堪良配”

  陆纪笑而不语,陆放便越发坚定自己猜测,笑道:“为父不勉强你。”

  如此过去半年,那日陆纪在帐外,却忽然听见帐内之人咳嗽了几声。陆纪心中一沉,却见一片竹简递出,上面写道:“无妨,受了些风寒。”

  然而陆纪无法放心,却问无能为力,只见她每日病体愈沉,还要勉强来抄经,终于有一日姜汐不再来了,她临走前还断断续续写道:“休养几日,再来,等我。“然而陆纪等了许久,却见那帘幕也撤了,撤幕的宦侍说是公主病体沉沉,天子许她殿中休养

  陆纪等了许久,才听闻公主的病有了起色,又听闻公主不知为何重又受了天子眷顾,一切似乎都顺遂起来,只是公主却再不到凌霄阁中来了。

  陆纪无端有些失落,然而直到被禁卫拦住,才发觉自己已经走到了禁苑门口,却见禁卫将一个血淋淋的躯体拖到殿外,说是这个名叫蓁蓁的侍女因冲撞了公主,已被杖毙

  后来他在春宴上远远望见过公主一次,容貌一如往昔,只是那感觉,却全然陌生。

  春来秋去,陆纪知道再也等不那个人了。他第一次感到自己的无能为力,这是他十分不喜欢的感觉。

  终有一日他于殿上陈情请命,天子欣慰地望着他,一旁的宦侍宣旨:“着大司空陆放之子陆纪入朝,为中书侍郎。”

  陆放有些惊诧地问自己的长子,为何忽然又愿出仕。

  陆纪望着远处凌霄阁高耸的塔尖,一切都仿佛成为过去,淡淡道:“举世污浊,我愿为清流。

  陆放道:“好,不愧是我的儿子。”

  陆纪却知,大约父亲也永远不能理解他的心意。

  桓冲见谢祈埋在床榻上的一片柔软之中,不知在想什么,乌发铺了满床,拈起一片,将那发梢绕在指尖,大约是扯痛了他,谢祈勉强扭过来,开口道:“做什么”

  桓冲指间玩弄那发丝,过了一会才堪堪道:“想什么这么入神”

  谢祈自然是回忆起上一世那些事,起初他入凌霄阁抄经时觉得身体还好,后来以为自己只是受了风寒,谁知却一病不起,以至于只是这些事他不愿意告诉桓冲,于是翻身枕臂,有些懒洋洋道:“都过去了,不提也罢。”

  桓冲见他不愿意说,倾身将他被角掩好,在他耳畔叹息道:“安寝吧。”

  谢祈乌沉沉的眸子盯着他道:“你怎么还不走。”

  桓冲放了帘帐,又挥手熄灭了那帐中的灯,在黑暗中凝视着他,直到谢祈怔怔望了他许久,才轻笑道:“我若走了,你怕黑又当如何”

  谢祈翻过身埋入床榻上的织锦间,闷声道:“随你。”

  他一夜睡的沉沉,醒来时一动,觉得身上一轻,勉强睁开眼睛,发觉桓冲也醒了,正望他,见他一副睡眼惺忪的样子,微微笑道:“不再多睡一会”

  谢祈见他似是在床畔守了一夜,也没理,伸了个懒腰道:“不睡了,今日还有事。”说罢下了床,赤足踩在白玉铺就的地面之上。

  桓冲斜倚在床侧,在他身后开口道:“何处去”

  谢祈知道自己若不说清楚,今日大约是走不脱,无奈道:“我去见一见陆公子。”

  桓冲冷道:“见他为何”

  谢祈道:“俪川曾言道,是一个汉人的官将她从越州带到帝都,我有些疑心,那个人是陆纪。”

  桓冲冷淡道:“他这个人,城府太深,放你在身边,不知道打什么主意。”

  谢祈道:“这便是我要去见他的原因。”

  桓冲唇角微翘道:“这也是我不许你去的原因。”

  两人僵持对峙,谢祈听到身后动静,见辛楚走入内室,身后一队侍女端着铜盆、花枝、青盐等等鱼贯而入。昨夜她见桓冲入内后没有出来,便在外面守了一夜,早上听到里面似有争执,便传了洗漱,果然她一进来,剑拔弩张的气氛也消退了许多。

  洗漱完毕,辛楚服侍桓冲更衣,谢祈接过身旁侍女手中的布巾擦了脸,换好了衣服,便不顾身后桓冲面色不豫,匆匆走了出去。

  陆纪正在案前持卷沉思,听到声响,却见谢祈从屏风之后走出,正立在他身前。

  此番他又擅离职守,消失了几日,此时才乖乖地回来,陆纪轻嗤一声,正欲斥责他几句,却见谢祈表情凝重,非同以往。

  陆纪一凛,抬头望着谢祈,却听他低声道:“公子什么时候知道的”不待陆纪回答,他又开口道:“俪川已经都告诉我了,是你找了她来。”

  陆纪闻言端详了他一番,却是笑了。

  谢祈既如此之言,他也收起了以前作出的那副样子,正色道:“你第一次求我带你进宫的时候。”

  此言石破天惊,谢祈一怔,却听陆纪淡淡道:“那时你替我做事的时候,不求功名,却只央我带你进宫,我当时便在想,为何你那么执着要见一位公主身边的宫人。而那名唤蓁蓁的宫女,却曾是公主最亲近的侍女,当时我便有个猜测。而之后又发生了那么多的事情,我有意带你进宫,试探你反应。”

  “之后我派人去了瀛洲,去查谢祈的身世,之后又到了越州,见到了俪川,我便越发肯定自己的猜测。只是,还需要试你一试。所以我将俪川带了回来,果然,你并没有认出她,反而将她当作自己的妻子,这便说明,你并非谢祈。”

  谢祈叹道:“原来一切尽在公子掌握之中,我才是蒙在鼓里的那个。”

  陆纪莞尔一笑,谢祈却望着他,郑重道:“我还有一事不明。”

  陆纪眸色深深,开口道:“讲。”

  谢祈道:“先前我只觉得公子对我说的话,句句有深意,恐怕许多事都是公子在幕后促成,却大公子究竟要做什么”

  陆纪深深望了他一眼,未说话,只是转身进了内室,谢祈跟在他身后,推开门,却是一怔。

  那内室空空荡荡,墙上却有一幅巨大的地图,描绘着整座帝国山川。

  陆纪站在那浩瀚的地图前,沉声道:“天下九州,以长江为界,面北而望,有凉、中州和幽州,而自南而下,为扬州,瀛州、青州、宁州、越州与交州,如此大好河山。然如今帝室衰微,内忧外患,民不聊生。外有北方胡人虎视眈眈,内有佞臣乱政,外藩强势,帝室无力与其抗衡。”

  谢祈望着陆纪,然而陆纪却仰望着那地图,娓娓而谈道:“江南六州中,交州偏远,为南蛮所居,土司世袭,朝廷鞭长莫及。越州为越王经营多年,势力根深蒂固,也难收归中央。而宁州、青州本为桓冲所据,若与越王、朝廷互相制衡,成三足鼎立之势,也可暂保帝室安稳。”

  “然而自桓冲平叶,收瀛州,天下大势便有所倾斜,此番又平西南,将越州也收入囊中,三足便少了一足。如今帝室所有,不过江左扬州而已,难以与之抗衡,甚至可以说,这江南的半壁江山,尽在桓冲之手。”

  谢祈眼睫一颤,轻声道:“那又如何”

  陆纪深深望了他一眼,沉声道:“欲保江南安稳,必须加强中央集权,内除乱政佞臣,外削门阀世家,将六州财政皆收归中央,才有实力与北方抗衡。“

  谢祈低声道:“既然公子欲削外藩,匡扶帝室,先前借桓冲之手平越王,而越王安排人在山中伏击,为何最后一刻又把这消息告诉我,以至于让越王扑了空”

  陆纪淡淡道:“我只是觉得,那伎俩过于拙劣,再者而言,我总觉得,桓冲那样的人,不应该死于暗箭。”随后他微微笑道:“我期待真正与他对决的一天。”

  说完陆纪深深望着谢祈道:“殿下应肩负起复兴帝室的责任。”

  谢祈只觉得那目光中包含的内容太深,他垂下眼睫道:“现在我并非帝室之胄,宫中那人才是。”

  陆纪望着他道:“你知道她是谁,对不对”

  谢祈闻言一惊,茫然抬头,望着他道:“公子何出此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