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刻录师 第四百七十七章 昆仑那些事 下
作者:少主勿念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有了与众仙联络的咒语,人族先祖总算是放心了,真诚拜谢之后,恭送众仙驾云离去。

  逐鹿一战,妖族元气大伤,不敢来犯,拥有众仙作为最强后盾的人族很快便繁衍壮大。

  众所周知,天地之间存在灵气,凡夫俗子自然是感知不到的,但对于众仙、妖族以及一些修行之人来说,灵气就十分重要了,想要提升修为,必须炼化灵气,而灵气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是无限的,但从无到有总得需要点儿时间,如果有一处地方,灵气产生的速度远远小于消耗的速度,那么这处地方就不再适合修行,也不再是迎真达灵的洞天福地。

  以前的人族尚未开化,而且数量稀少,需要天地灵气的只有众仙与妖族,可是众仙终究是慷慨的,他们教化人族,并一次次帮人族度过危机,后来更是传授人族修行之法,于是乎人族也成了消耗灵气的大族群,每天所需灵气,甚至比众仙与妖族加起来还要多。

  长此以往,问题就出现了,修行之人突然发现灵气供应不上了,这可怎么办啊?自己正处在突破的关键时刻呢,没办法,只好向其它有灵气的地方转移,随着转移的次数多了,这些修行之人也就渐渐摸索出了规律。

  原来但凡灵气充足的地方,地下必然存在着一股无形的巨大能量,他们命名为“龙脉”。

  何为龙脉?说白了,其实就是地理脉络,土是龙的肉,石是龙的骨,草木是龙的毛发。

  就这样,又经过数代人的研究,他们终于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原来在当时的华夏大地,一共有三条主龙脉,并且都起源于昆仑山,所以说昆仑山是万山之祖、龙脉之源!

  龙脉从昆仑开始发源延伸到世界各地,龙脉的布局结构和分级,类似一棵大树有根龙、干龙、支龙、叶龙,一般龙脉灵气聚集之地被认为是风水宝地,也就是所谓的“龙穴”。

  当然,那时候的人族对于众仙还是心存感激的,自然不会无耻到与众仙争夺龙脉,不过主体虽然不能染指,但是一些分支却是无主的,于是人们就发了疯似地去寻找那些潜伏在各地的小龙脉,果真取得了不小的成效。

  要不怎么说人为万物之灵呢?在寻找龙脉的过程中,聪明的人族先祖归纳出了“地理五诀”,就是“觅龙、察砂、观水、点穴、立向”。

  这就是最早的寻龙探穴,古人认为寻龙首先应该先寻祖宗父母山脉,审气脉别生气,分阴阳,所谓祖宗山,就是山脉的出处,群山起源之处,父母山就是山脉的入首处,审气脉即指审祝山脉是否曲伏有致,山脉分脊合脊是否有轮晕,有轮有晕为吉,否则为凶。

  寻龙需分九势,所谓九势,回龙、出洋龙、降龙、生龙、飞龙、卧龙、隐龙,腾龙、领群龙。

  此外,又将山脉的走向分为五势,龙北发朝南来为正势,龙西发朝东来为侧势,龙逆水上朝顺水下此乃逆势,龙顺水下朝逆水上此乃顺势,龙身回顾祖山作朝此乃回势。

  当然,不管采取什么方法,都希望来龙要山势奔驰远赴,因为势远形深者,气之府也。

  山是龙的势,水是龙的血,因此,龙脉离不开山与水,自古以来,山环水抱之地都是风水宝地,欲寻龙脉,先探风水,久而久之,由寻龙探穴还成就了一门学问,“风水学”。

  且说风水学说问世之后,人族在寻龙探穴这方面无疑愈发精通,不多时,全国散落的龙脉就找寻得差不多了,而这时,人族的一位部落首领脑海中已经有了“家天下”的概念,也就是要把人族政权据为己有,世代相袭。

  可以说,自此之后,人族再无真正的圣皇。

  统治阶级有了私心,对于好东西自然要占为己有,龙脉乃灵气之源,就成了统治阶级的专属,这就刺激了一些没权没势的修行之人,但他们不敢从统治阶级手中夺取龙脉,于是就把主意打到了那三条主龙脉的身上。

  在那个时候,人族对于众仙已经谈不上感激了,只能说是比较敬畏,毕竟过去了那么多年,众仙对人族的恩惠,只在老一辈人的叙述之中,所以当时的年轻一代根本就没什么顾忌,心安理得地在主龙脉附近修行起来。

  刚开始只是一小部分人,而且年轻人居多,老一辈人自然是不愿意这样做的,可是没过多久,人们发现这一小部分人因为是在灵气更为充足与精纯的主龙脉附近修行,所以修为突飞猛进,居然将首领的子嗣都比了下去,这就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以至于部落首领都沉不住气了,直接宣布这三条主龙脉也是自己家的,其他人不得靠近!

  殊不知此话一出,天空顿时雷霆滚滚,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接连发生,犹如灭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