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女土豪 第145章
作者:东方句芒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舒兰的脸色很不好看,她看向六少爷和七少爷,怨毒的眼神简直像是要在他们敦实的身体上剜出两块肉来……

  隔着一把椅子坐着的五小姐宜兰见状,心里简直了乐开了花,可面上还要保持一派平和之色。

  她知道这是自己的哥哥和兄弟逮着机会在报复舒兰,为自己出气呢。

  坐在上面的冯氏年纪虽然大,但并不瞎,底下的小辈们言语间眼神间在那里刀来剑往,她可是看得很清楚。

  轻咳一声,她让两个重孙,六少爷成龙和七少爷成豪坐回去,然后问起了重孙们的学业。

  从大少爷成梁开始,冯氏的重孙们纷纷站起来,恭恭敬敬地向老祖宗禀告,他们最近读了什么书,写了什么样的文字,老师又是如何评讲的。

  冯氏听着不时说上两句话,告诉他们如何更上一层楼。

  景兰竖起耳朵听着,竟然听不太懂他们说的那些,有点儿惭愧。

  这也难怪,他们说的都是四书五经,还有一些古书上的内容,景兰这个穿越者听不懂也是自然。

  看到一头银发的曾祖母跟大堂哥等人聊这些学问聊得甚为投契,景兰是很敬佩这位老祖宗的。她想起了沈家的郦老太太,现在拿郦老太太跟自己的曾祖母比,她觉得郦老太太不如自己的曾祖母。

  老祖宗是景兰第一个钦佩的陆家人,并且因为她是真心实意地关心景兰,景兰也很喜欢亲近她。

  总之,在老祖宗跟前,景兰觉得很自在。

  冯氏问了重孙们的学业之后,不忘了告诉他们,有什么不懂的多问一问成泽,正好成泽这段日子有空。不然等到他操办完庆贺景兰回陆家的宴席,他就要专心读书,预备来年去京城赶考,定然是没时间指点他们了。

  一众重孙们俱都点头答应了。

  成泽呢,也没有假做谦虚地推辞,实在是他的这些兄弟们在读书上头跟他差太多。如果他们愿意来向他请教,那么他一定尽力相帮。但他也知道自己的这些堂兄弟们,除了四弟成林愿意读书做学问,其他人对读书都不太感兴趣。因为陆家的子弟们就算不读书,也能够经商或者什么都不干,一样能过富贵的日子。陆家先祖们经过几十年的奋斗,给他们的后辈儿孙留下了庞大的产业。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靠着这些庞大的产业,儿孙们日子过得别提多滋润,又有谁愿意寒窗苦读,考科举,在仕途上有所建树呢。

  成泽和别人不同,是因为他也是个重生者,前世,他跟其他的陆家子弟一样靠着祖宗产业,不图进取,一事无成。他也晓得其母的死有诸多疑点,他也听说他有个流落在外的姐姐,但是没人来跟他说过姐姐在何方。他没有能力查清楚他亲娘的死因,也没本事找到流落在外的姐姐,不到三十岁,就郁郁而终。

  这一世当他重生了,他决心和前世不同,要好好读书,在仕途上有所建树,等他当了官,他就有能力查清当年母亲的死因了。

  抱着这个目的,他从五岁发蒙开始,早起晚睡,一刻都不懈怠,终于在科举一途上有所建树。

  考中举人之后,他松了口气,这个时候,让他惊喜的事情出现了,他阿姐的乳母林妈妈找来了,告知了他阿姐的下落。于是他找到了阿姐,并想法子证明了张天师胡说八道,自己的阿姐是无辜的,老祖宗也相信了,让他将阿姐接回来陆家。

  这会儿,看着坐在对面第一张椅子上,穿着一身藕荷色衣裙,显得异常清丽出众的阿姐,成泽唇角翘起了。

  冯氏接着又问了重孙女们近日在女学里头,书读得如何,针线女红做得如何。

  先从景兰开始回答。

  景兰站起来略微说了胡老先生女四书教到哪里了,还有万师傅让她绣蝴蝶呢,她每日从学堂里回去都要绣上一只才睡觉。

  冯氏说景兰才回陆家,学这些困难也是正常的,只要态度端正,学得慢些不要紧。

  景兰垂手乖乖地听老祖宗说话,等老祖宗叫她坐下,她才坐下了。

  接下来是舒兰等人回话。

  舒兰拿出来一张手帕给老祖宗看,说她今日带着这张帕子来斗巧的,这上面的花鸟都是她绣的。

  冯氏身边的丫鬟去把舒兰手中的手帕拿去给她看了,冯氏仔细看过,难得笑了笑,说舒兰的手巧,这帕子上的花鸟绣得很好。

  老实说,方才看到舒兰来得最晚,还穿着太过艳丽的一身衣裙,冯氏是微微皱了皱眉,不太高兴的。

  她一贯不喜欢戚氏生的舒兰,前几日学堂里,舒兰跟宜兰吵嘴抓扯的事情,她也晓得。

  舒兰此刻听了老太太的夸奖,抬起了下巴,转脸看了看隔着一个座位的宜兰,似乎在说,来比比呀,看谁手巧,你能绣得这么好吗?

  宜兰见状撇了撇嘴,调开了视线。

  在比刺绣上头,她的确比不过舒兰。

  舒兰爱打扮,因此对刺绣这个能够让自己穿戴的东西变美的手艺比较上心,跟着万师傅学得很专心,回去之后,也勤于绣东西,所以这会儿她拿出这么块精心绣的手帕博得了老祖宗的夸奖,也很正常了。

  跟景兰同辈的几个陆家的小姐里面,若说谁跟舒兰刺绣的手艺有得一比,那一定是三小姐吉兰,她只比舒兰小一岁,她娘是柳姨娘。

  柳姨娘是长房陆学川的正妻李氏的陪嫁丫鬟,她精于刺绣,故而生了女儿吉兰之后,在刺绣上对女儿要求很严。

  她说吉兰是庶女,太太也不教吉兰主持中馈,女儿家读书也没用,做一手好的针线活是根本。吉兰五六岁开始就拿针跟着柳姨娘学绣东西了,五年六下来,她的绣技精进,常常得到学堂里教刺绣的万师傅的夸奖。

  在舒兰之后,吉兰站起来拿出来一个荷包给冯氏看。

  荷包上绣着游鱼荷花荷叶,十分鲜亮,冯氏看了也点头笑着说好,夸吉兰的手巧,这绣技比去年又好些了。

  吉兰听了老祖宗的夸奖,兴奋得脸都红了。

  其她几位小姐听了老祖宗对吉兰的夸奖,都没觉得怎么样,只有舒兰唇抿得紧紧的,脸上一点儿笑容都没有。

  她想,今晚爹娘祖母等人都要过来吃饭,饭后,所有的陆家女眷都要留下来观看陆家的小姐们斗巧。要是自己能压过去年斗巧第一的吉兰,娘和祖母肯定会觉得脸上有光的。自己苦练了一年,难不成今年这斗巧第一名还要落到吉兰手里吗?

  要是吉兰今年刚跟自己争这个第一,那她就是太不识相了。

  陆家小姐们斗巧要经过三个环节的比赛:穿针引线,剪窗花,刺绣。

  去年穿针引线,她比吉兰快,赢了。

  剪窗花,季兰赢了,她剪得又快又好。

  刺绣,两人同时绣一朵牡丹,吉兰比她稍微快一些绣好。

  最终,吉兰得了头名,得到了老祖宗还有各房夫人太太的赏赐,七八件首饰。

  首饰那些舒兰不稀罕,她稀罕的是陆家小姐里面第一巧手的名声,她娘说,凭借这个名声,以后能有更好的亲事。尽管不靠这个名声,她的亲事也不会差。但是,能有这个好名声更好。

  陆家是最近两年,女孩子们年纪大些,老祖宗等人才开始让在室的小姐们在七夕斗巧的。

  去年吉兰得了第一,今年舒兰想得第一,前几日,她还在吉兰来巴结她时,暗示过吉兰,今年自己想得乞巧的第一,当时吉兰没表态。要是吉兰假装不懂,还要跟自己争,舒兰认为,那么过了今日,以后一定要给吉兰这庶妹多点儿教训,让她长长记性。

  吉兰之后,就是四小姐秀兰,五小姐宜兰,还有六小姐雨兰,站起来向老祖宗禀告她们在陆家女学里的学习成果了。

  她们拿出来给老祖宗看得香囊手帕等绣品都是马马虎虎,冯氏点点头,就算过去了。

  问完了重孙和重孙女们的课业绣技,冯氏也有点儿疲倦了,她让人扶着她去休息一会儿,让厅里的孩子们自己自由自在地玩会儿。她说自己在这里,孩子们会觉得拘束,难得他们放半天假。

  她对景兰等人说:“你们就在这厅里或是外头院子里玩儿,要什么吃的玩的找管事嬷嬷要,好好玩,不要打闹,一会儿子你们爹娘祖父祖母等人都要过来的,可别叫他们瞧着你们的皮猴样子,仔细挨板子……”

  “是,老祖宗。”景兰等人恭敬地应承了。

  冯氏身边的丫鬟就扶着她去了福海堂楼上休息。

  楼下的孩子们见老祖宗一走,都站了起来,有些人跑出去逗廊下鸟笼里的鸟,有些人去逗青花大鱼缸里的鱼,还有些人聚在一起吃茶嗑瓜子说笑。

  成泽和四弟成林一起在外面青花大鱼缸前喂鱼,景兰被四妹秀兰拉着,后面跟着个小尾巴雨兰,三人往西北角的花房里走。

  西北角的花房里有老祖宗种的很多种名贵的花卉,这个时节花开得正好。

  吉兰本来也想跟在景兰等人身后去凑个热闹的,没想到才走出去一步,舒兰已经走过来挡在她跟前,并且说:“三妹,你来,我有些话想同你说一说。”